狗狗如何检查是否有焦虫病?
首先,要诊断狗是否患有寄生虫病,需要先从外观进行初步判断。 1. 被检查者应处于安静状态下,精神、食欲、消化和粪便情况正常时进行检查;
2. 被检者年龄、性别、品种不限;
3. 全身检查皮肤、被毛有无损伤及寄生虫寄生的部位、形态等;
4. 局部检查时重点注意体表淋巴结有无肿大,触诊有无疼痛反应,体表有无虫体和虫卵寄生;
5. 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采血做涂片检查或进行粪便检查。 二、常见体外寄生虫病的诊断要点与防治措施:
(一)疥螨病 1. 诊断要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犬的颈部以及胸部等处,患病动物表现为瘙痒和剧烈疼痛感,出现红斑、丘疹、结节,并且有鳞屑和痂皮产生。 疥螨成虫大小为0.3~0.5毫米x 0.25~0.4毫米[7],生活史复杂,分为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幼虫在宿主表皮下蛀食表皮层组织,形成浅薄的隧道,若虫居于隧道内,脱皮2次变为成虫。成虫寄生在表皮下,吸食宿主的血液并产卵,雌雄交配后约2周产卵,其外壳膜坚硬而薄,内含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孵化出的幼虫在宿主表皮下蛀食表皮层,再脱皮2次变成若虫,在皮肤深处凿出隧道,最后化蛹。 本病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直接镜检确定诊断,同时也可对疥螨进行分离培养来确诊。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体表的疥螨虫体和虫卵,常用药物包括杀螨剂、杀虫脒及其衍生物,例如复方甲氰咪胍散、伊维菌素注射液等。
(二)蚤病 1. 诊断要点: 由于蚤能传播人畜疾病,因此当宠物突然消瘦、营养不良、皮毛粗糙无光,同时皮肤出现小红斑、小丘疹、小水泡或有痂皮时,则要考虑可能是患有了蚤病。 蚤成虫呈圆形或椭圆形,身体分节明显,足3对、尾1对,一般体长大于0.8毫米,最大可达2.0~2.6毫米x 0.9~1.8毫米。蚤的头部有发达的口器,是叮咬和吸血的部位,口针十分锐利,可以刺破动物的皮肤,吸食血液并将其消化液注入体内以供营养。 临床上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或用镊子取出被检动物的蚤标本来确诊。治疗原则主要有杀灭成虫、杀灭幼虫及虫卵,常用的药物包括氯菊酯、辛硫磷、敌百虫等。
(三)虱病 1. 诊断要点: 被检动物常表现出烦躁不安、频繁啃咬、过度舔舐患部,严重时可造成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在患病动物的被毛上可见到成虫、幼虫和虫卵,尤其是耳根部、腋下等部位较多见。 虱的成虫、若虫和幼虫均生活在宿主皮肤上,通过吸血和分泌化学物质刺激宿主引起搔痒,导致宿主频繁抓挠,使得患处皮肤破损出血进而引发感染。其中雌性成虫较大,雄性较小,长约1~3mm,宽约0.5-3 mm。 临床上常根据临床症状及被检动物毛发上的虱子和虫卵进行诊断。治疗原则主要为杀灭成虫、杀灭幼虫及虫卵、预防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除虫精、敌百虫、双甲脒、倍硫磷等。
(四)蜱病 1. 诊断要点: 蜱的成虫通常为褐色,体较小,呈扁卵圆形,背部隆起,腹部扁平,前端尖细,后端钝圆,腹末有足4对,足上具爪。其成虫和虫卵均可致病。
蜱在犬猫体表寄生时会吸取血液,引起蜱媒性疾病发生和传播。而且当蜱吸附于宿主动物或被动物咬伤时,还可携带病原体,经叮咬时将病原体扩散给其他动物,诱发蜱传疾病的发生流行。所以,蜱也是多种动物传染病的传染源之一[8]。蜱的吸血量很大,一次可饱血达数月而不掉。 目前对于蜱病的临床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多依据临床特征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治疗原则应以消除蜱的宿主、杀灭蜱和其体内的幼虫为主,减少发病风险。同时可用乙醇或乙醚涂抹蜱头部使蜱昏迷,然后用镊子轻轻拔出蜱体[9,12],避免蜱在脱壳过程中释放毒素而引起过敏反应。可使用氯氰碘柳胺钠、阿苯达唑、吡喹酮等药物驱杀蜱的幼虫期,同时还可使用伊维菌素溶液等药物来杀灭成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