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咪会有泪痕?
1、遗传因素 如果铲屎官们发现小猫有泪痕,而且小猫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也有泪痕的情况出现,那么这种情况就属于遗传性泪痕了。由于遗传基因的原因,很多猫咪会出现鼻泪管堵塞的情况,这样眼泪就无法顺利排入鼻腔进行清洗,长时间这样就会形成泪痕了; 这种情况一般无需处理,注意日常眼睛的护理就可以了,尤其是不要直接将食物给猫吃,以免引起眼睛的刺激而加重病情。
2、疾病原因 除了遗传性的泪痕外,还有后天的因素也会使猫咪眼角有泪痕。例如猫咪患有病毒性疾病,如疱疹、病毒性结膜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猫咪流泪不止,严重的甚至会有睁不开眼的情况出现,这时候就需要带猫咪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如果是炎症导致的泪水分泌过多,需要使用消炎的眼药水来缓解症状,如果炎症消去之后,泪痕也就慢慢消失了; 但是有些泪痕却是由于其他比较复杂的疾病引发的,比如肾衰竭、尿毒症等等,这种情况下,泪痕往往伴有打喷嚏、嗅觉减退等问题,需要及时带去就诊哦!
3、异物刺激(粉尘、睫毛) 有时异物的刺激也是会引起猫咪眼睛流泪的,特别是对于睫毛长短不一的猫咪,如果睫毛倒刺进眼球里就可能会划伤角膜,导致眼睛发炎流泪;生活中的灰尘、皮屑等也可能会进入眼睛引起不适,因此需要注意做好眼部清洁工作,减少异物刺激的几率哦! (ps.记得每周用洗耳液帮猫咪清理耳朵,保持耳朵卫生哦!不然耳朵里有细菌,也是会发生炎症的哟~)
4、品种特性(扁脸) 我们都知道猫咪是有脸盆的(鼻镜到嘴角的突起部分),但是不同的猫咪品种脸盆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凸的,还有的是凹的,像加菲猫就是属于平的脸盆,这种面相的猫咪很容易有泪痕的问题并且难以消除。 当然这并不是说带有扁脸特征的猫咪就会一直有泪痕,这个也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同样是折耳猫,有的就有泪痕,有的就比较轻; 而对于一些脸部轮廓比较高耸的猫咪(鼻子到下巴的距离比较长),发生泪痕的概率反而更小一些!
西施犬、吉娃娃这类玩赏犬,因为眼睛和鼻间距较近,泪腺较窄,容易发生溢泪,俗称“流眼泪”、“掉眼泪”等。猫咪也同样如此,溢泪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问题。宠物医院内会常常见到宠物主人带去医院就诊,主人们常反应说“宠物流眼泪”,以为宠物流泪和人类的一样,是因为宠物有某种情绪上的触动。其实不是的,动物的流泪和人的情绪性流泪、反射性流泪(比如迎风流泪)不一样,动物很少有情绪性流泪,当眼部发生病理性问题(比如异物刺激、感染发炎)时才会流泪(病理反射性流泪),特别是猫咪,只有在发生病理性问题时才会流眼泪。
猫咪流泪大多是因为猫鼻支等感染性疾病引起。猫鼻支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由几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类似人类流行性感冒的一组症状。病原主要包括猫疱疹病毒(FHV-1)和/或猫杯状病毒(FCV),主要引起猫咪的上呼吸道和眼部疾病,严重威胁猫咪健康。
临床表现
猫鼻支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程度也有很大区别。轻度患病猫仅表现打喷嚏、轻度流鼻汁和结膜炎;重症病例可出现严重的呼吸道和眼部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食欲下降、打喷嚏、流鼻汁(脓性、水样或浆液性)、鼻充血和鼻炎、眼睛炎症(结膜炎、角膜炎、眼睛分泌物或“泪痕”)等,甚至导致角膜损伤(溃疡或穿孔),引起宠物疼痛和失明。
猫鼻支的严重病例可出现吸气时张口喘(喘气)、嘴唇和舌头出现小水疱或溃疡、结膜严重过度充血(几乎看不到白色巩膜,仅有严重红色的结膜)、严重口腔炎症、呼吸困难等,甚至导致死亡。
诊断
猫鼻支的诊断往往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结果和治疗反应来诊断。病毒分离和特异性抗体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PCR技术可用于直接检测病料(眼泪、鼻汁等)中的病毒DNA。
治疗
猫鼻支发病后需要积极治疗。轻症病例如果饮食、精神状况良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消炎药和眼药水进行治疗。严重病例需要住院治疗,进行吸氧、输液、抗病毒、消炎、雾化、眼部冲洗等治疗。
预防
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猫鼻支的发生和发病。因为猫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眼睛中,而猫杯状病毒主要存在于口腔和呼吸道中,所以疫苗的接种途径推荐皮下注射和口鼻滴鼻双重免疫,提高免疫成功率,防止疫苗免疫脱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