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就不会得细小吗?
不是这样的,疫苗的作用是降低犬的死亡率以及防止犬发生严重并发症。但是疫苗并不能百分之百有效。 疫苗的原理是将病原微生物接种到动物体内后,使机体产生抗体,如果病原体再次入侵,体内的抗体就会中和(消灭)病原体,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抗体并非终身有效,一般疫苗注射3次以上才会发挥作用并且达到终身免疫的效果。而初次免疫的疫苗,至少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起效。
所以,在疫苗还未起作用之前,狗仍然是有可能感染病毒的,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幼犬。 在注射疫苗的时候,医生会要求注射3针疫苗,每针疫苗间隔15天。在接种疫苗后,医生也会让犬主人注意观察犬的症状,只有在犬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离开医院。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犬在接种疫苗的第3天就会出现抗体,1周后抗体达到高峰,但此时抗体水平是否足以抵抗病毒侵袭、让犬不会被感染,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也就是说,在抗体尚未生成前,犬仍然是处于易感期,一旦接触到病原体,仍有可能会染上病。 虽然目前使用的疫苗都是预防性疫苗,但是也有可能有极个别的情况会导致疫苗失败的案例。比如疫苗产生的抗体不足以抵抗侵入的病毒,或者疫苗本身就有问题而导致免疫失败等。 如果发现犬出现疑似疫苗反应的症状时,应及时带宠物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处理,以免延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
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除了给犬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外,还要做好日常管理。比如,不要让宠物与患传染病的动物接触或共享食物;不喂生肉或者没有完全煮熟的食物;定期用稀释过的消毒液对宠物的日常生活用品和环境进行消毒;避免带宠物去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