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得了产后怎么办?
生产后,母犬要分泌乳汁哺育幼犬,因此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如果营养跟不上,则可能造成奶水不足,甚至无奶。此时,可以给狗狗适当喂些牛奶、酸奶(不要给刚出生不久的幼犬喝纯牛奶),或者鸡蛋黄等,补充营养物质。 但哺乳期内,由于母犬腹压增大,肠道蠕动会受到影响,所以不宜立即给其补充营养丰富的食物。建议先少量多次地慢慢增加食量,逐渐让宠物狗适应从奶到辅食的食物过渡。 除了给予充足的物质外,还应注意对产后的宠物狗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刚刚离开母亲和小窝的幼犬来说,需要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而对于那些刚刚失去幼犬的母亲来说,也可能会因为伤心而拒绝喂食。对此,主人应当多抽时间陪伴它们,通过抚触、抚摸等方式帮助其舒缓情绪。
当然,对于一些比较“任性”的宠物狗来说,可能你花再多的时间精力去照顾它,它也不会领你的情。对于这种“牛气冲天”的狗狗,主人也可以采用一些“手段”来让它服软——比如给它喜欢的零食,哄着它吃;又或者是用报纸卷成筒状,轻轻打它的屁股,警告它不许胡闹。不过需要注意,这些方法只能用来吓唬狗狗,不能真用力打下去,否则容易伤到小狗。
产后发炎又叫产后感染、产褥热、产后子宫或子宫及子宫附件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是母狗产后和流产时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产科中引起母狗死亡的主要疾病。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初春和梅雨季节,年龄偏大、营养不良、难产、胎衣残留、生产时产道损伤、胎水、滞留以及有慢性子宫炎史的母狗易发此病。
(一)症状病狗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卧地闭目养神,不喜欢站立、行走,走路时拱背少前,行动小心。如发生化脓性子宫炎时,初起可见腹式呼吸和神经症状、脉搏增数、结膜发绀、呕吐、腹泻等现象。当发现患病母狗的乳汁发生变化,即量减少,易变质、混浊、发黄或夹有大量血液时,这多表示乳腺发病,此时患狗表现不愿哺乳和有乳房温热、肿胀等现象。
患病母狗排出的粪便多呈灰白色。继而出现各种神经症状,病重狗有的在其他病症出现之前发生突然死亡。如果慢性发展,则在症状上表现为日渐消瘦,卧地不起,最终因衰竭而死。
(二)防治
1、加强母狗产前的护理,搞好母狗身体各部分关节的保暖(特别是骨盆和会阴部),保持母狗的体格健壮、营养丰富和生殖器官健康。同时,做好产房和生产用具的消毒防病措施。
2、药物治疗可用:
青霉素30万-40万单位,链霉素20万-4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3次。同时内服1%的磺胺类制剂,每天2次,连用3-5天。中药:方剂为四物汤合四妙散加黄芪、党参、木通、甘草等,水煎给病狗服用,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完。
3、为防止中毒,促进母狗尽早康复,可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100亳升,每天1次。同时皮下注射10%安钠咖注射液1-2亳升。在治疗期间,停止喂乳,停止饲喂,喂些糖水和水份、几天即可康复。产后发炎疾病要大力重视,一旦处理不及时、得当,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