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狗生产后需要打缩宫素吗?
谢邀!不需要!
一、什么是缩宫素(催产素) 医学上我们通常把催产素和缩宫素当成同一种药物,但是它们实际上不是同一种物质。 从结构上看,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R基团(侧链)的长度不同——在缩宫素的分子中,R基团是四个碳的乙酰胺,而在催产素中这是两个碳的羟乙酰胺。
因为R基团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激素在不同的脏器中有不同的代谢路径。虽然它们的作用都是通过激动体内的缩宫素受体(u-opioid R)从而发挥作用的;然而,只有当它们到达子宫颈后才能发挥生理效力。 当注射到体内时,会迅速被吸收入血,然后再分布到生殖道各个部位发挥作用。 但是,由于子宫腺上皮细胞不表达或仅轻度表达 u-opioid R,而且,即使有u-opioid R存在的情况下,只有在雌二醇(女性性激素的一种)的存在下才能刺激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F2a,进而产生宫缩。 所以,一般而言,如果没有雌二醇的刺激,注射催产素或者缩宫素都不会引起子宫收缩(注:对于雌二醇不敏感性孕妇,如异位妊娠破裂引起的急症病人,使用上述药物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败)。而当子宫出现自发收缩时,可以观察到血管加压素水平显著上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没有外源性雌激素时,这些激素不能直接作用于子宫产生胎膜剥离及宫颈扩张。而体内存在的内源性激素(例如,雄激素和孕酮)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可能通过其他通路影响子宫收缩力[1]。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否注射了上述药物,正常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力呈进行性增强,以使胎儿顺娩。可见,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分娩过程是机体自主完成的。
二、为什么需要对动物进行缩宫素处理 而你对动物进行人工缩宫素注射的目的是什么?
1. 对新生动物的影响 一项关于新生小鼠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出生后6小时内给予小鼠连续4天的缩宮素注射,会导致小鼠脑中5-羟色胺含量显著减少,并且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紊乱,包括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等[8]。
2. 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一项针对母猪的试验中,Zhao等给母猪注射缩宫素后发现,与未注射该药物的对照组相比,猪的生产性能有所降低,其中断奶仔猪数量较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过,当药物持续注射至第7天的时候,其降低的繁殖性能能够完全恢复[9]。
3.对围产期动物的影响 有研究者给怀孕大鼠注射缩宫素,发现其子代成年后出现糖尿病的概率较高,而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先予大鼠注射缩宫素再让其怀孕,所生幼崽长大后患肥胖率和胰岛素抵抗率均高。另外,在人类中,如果女性在妊娠期经常注射缩宫素,那么后代发生肥胖的危险也会增加 [6,10]。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