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需要打针吗?

车金子车金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需要,产后一周左右出院的时候,医生会给开一个促宫缩和预防乳腺炎、血肿的药物,让按时注射; 满月时,医生还会再次复诊,根据恢复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并叮嘱后续复查的时间(一般在产后42天左右)。 其实这些药物的注射,在月子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只是那时候药量很少,每天一支,或者隔天一支,妈妈不会有什么感觉,也不会影响母乳喂养。 到了第10天,就会明显感觉到奶涨了,这时候注射药物会有些痛感,但也能接受。具体注射的针剂因医院而异,有催产素、麦角胺等等,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刺激子宫收缩,排出宫腔中积存的淤血,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同时还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

对于妈妈们来说,刚刚经历了分娩,可能比较担心的是药物是否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上述药物在医嘱下安全使用的话,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危害,家长们无需担忧。 如果妈妈对药物过敏,应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可继续用药或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无论使用药物还是物理方法催乳,只要婴儿有机会吸吮乳头,就可以直接产生抑制排卵的功效,因而可以有效地减少月经复潮。

叶作锋叶作锋优质答主

产后打针,通常叫产褥热,是新妈妈发生于产褥期的发热。如果体温超过38℃,需要进行治疗。如果体温在38°C以下(俗称低烧),如果没有其他不适,可以先观察,多饮水,注意休息和局部冷敷,多可逐渐缓解而无需治疗。然而,引起低烧的原因有很多,产后如果反复出现低烧不退,就应该详细查找病因,积极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产后反复低烧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乳腺炎、子宫内膜炎、产褥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腹壁血肿、外科疾患等。因此,当新妈妈出现低烧时应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身体,并可选择化验血常规、C-反应蛋白、做B超、拍胸片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引起低烧的疾病既有产科疾病又有非产科疾病,因此,治疗产后低烧应结合病因采取综合治疗。产科疾病所致低烧治疗首选抗生素,并可结合局部硫酸镁湿热敷、理疗等综合治疗。非产科疾病所致低烧可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也不可忽视全身支持治疗,如适当休息、多饮水、应用退烧药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