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还是鹩哥?
八哥和鹩哥都是南方常见的鸟类,都属于椋鸟科。 很多人分不清这两个属的鸟有什么区别,其实方法很简单,看嘴,鹩哥的嘴细长而尖,类似于鹦鹉的嘴;而八哥的嘴短粗而扁,类似鸡嘴(也有少部分鸟嘴型介于两者之间)。另外,从身材来看,八哥比鹩哥要小一些。
由于八哥喜欢啄人,而且性格比较暴躁,所以古人把八哥养在室内也是有道理的了。 除了室内室外,古时人们对鸟类的认知跟现在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古人认为“雄雉飞,雌雉雊”时,春天就到了,可见古人对野鸡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八哥和鹩哥到底有什么不同,则不是特别清楚。
不过到宋朝时就有点不一样了,苏辙在《文说》中提出:“尝贻书于无咎曰:‘岭南鸦声如语,惟闻八哥儿、鹩哥儿声音相似’。”将八哥和鹩哥一起提了出来。
到了明朝,陈洪谟在《野获编·禽虫·八哥能言》中说得更详细了:“八哥一名鹩哥……其色黑者名曰乌八哥”“其喉下红绒圆点,犹如牡丹,间有黄纹,项背部毛羽金黄,平曰乌八哥。尾羽疏落,腹毛蓬松如丝,白曰雪八哥”,并且指出,无论是八哥还是鹩哥,雄鸟才具语能力。
此后,人们对八哥和鹩哥的区别就沿用至今了。 为什么古代的文献中对八哥和鹩哥的关系描述差别这么大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八哥和鹩哥其实不是同一类动物,而是近亲。
从生物分类学上来看,八哥属于雀形目鹟科八哥属;而鹩哥属于雀形目椋科鹩属。虽然这两个字的字体差不多,但是一个是阳平音一个去声调,读音接近,写起来容易混淆。
当然,现代人对鸟类的研究要比古代深入得多,因此不会像古人那样把八哥与鹩哥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