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还是鹩哥?

劳前南劳前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八哥和鹩哥都是南方常见的鸟类,都属于椋鸟科。 很多人分不清这两个属的鸟有什么区别,其实方法很简单,看嘴,鹩哥的嘴细长而尖,类似于鹦鹉的嘴;而八哥的嘴短粗而扁,类似鸡嘴(也有少部分鸟嘴型介于两者之间)。另外,从身材来看,八哥比鹩哥要小一些。

由于八哥喜欢啄人,而且性格比较暴躁,所以古人把八哥养在室内也是有道理的了。 除了室内室外,古时人们对鸟类的认知跟现在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古人认为“雄雉飞,雌雉雊”时,春天就到了,可见古人对野鸡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但八哥和鹩哥到底有什么不同,则不是特别清楚。

不过到宋朝时就有点不一样了,苏辙在《文说》中提出:“尝贻书于无咎曰:‘岭南鸦声如语,惟闻八哥儿、鹩哥儿声音相似’。”将八哥和鹩哥一起提了出来。

到了明朝,陈洪谟在《野获编·禽虫·八哥能言》中说得更详细了:“八哥一名鹩哥……其色黑者名曰乌八哥”“其喉下红绒圆点,犹如牡丹,间有黄纹,项背部毛羽金黄,平曰乌八哥。尾羽疏落,腹毛蓬松如丝,白曰雪八哥”,并且指出,无论是八哥还是鹩哥,雄鸟才具语能力。

此后,人们对八哥和鹩哥的区别就沿用至今了。 为什么古代的文献中对八哥和鹩哥的关系描述差别这么大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八哥和鹩哥其实不是同一类动物,而是近亲。

从生物分类学上来看,八哥属于雀形目鹟科八哥属;而鹩哥属于雀形目椋科鹩属。虽然这两个字的字体差不多,但是一个是阳平音一个去声调,读音接近,写起来容易混淆。

当然,现代人对鸟类的研究要比古代深入得多,因此不会像古人那样把八哥与鹩哥混为一谈。

滑洁曼滑洁曼优质答主

八哥体长约34厘米,全身以黑色为主,头部裸 feather部分鲜红,头顶有耸立的尖冠,胸前一对翠绿色的羽 bridle,通体的羽毛为纯黑色光泽,带有紫色、绿色及金属色光晕,是八哥的一大特色。

八哥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以及印度东北部至马来西亚,是留鸟或垂直迁移的候鸟。它栖息于山地或平原的常绿阔叶林及人工林中,尤喜溪边或林中较为-open的地方,也见于果园或林缘村舍附近的竹丛等地。繁殖期为4-7月,在海拔1400米以下地区略早, 2000米以上地区稍晚。常将巢筑于树洞或竹筒内,在海拔较高和林密的地区多筑于近顶的树叉间。巢呈盘形,内垫有大量细根、毛发和破布等物,在巢内产卵3-5枚。雌雄亲鸟共同孵卵和育雏,雏鸟出壳后雌鸟仍留巢内多日,由雄鸟采食喂养。

八哥性喧哗,鸣声嘈杂,常聚10-20只以上成群活动,有时集成数百只的大群;性无畏,不怕人,不善鸣啭,但善于学习鸣叫,尤其是学人说话更为拿手,而且很富有表演的技巧,是极佳的笼养鸟。

八哥的食物,除双栖双飞在田间捕食昆虫外,也吃植物的种子和果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