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析狗狗的便便?
从狗粪便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疾病是不正确的。 虽然许多宠物医生会快速通过观察粪便来判断病情,但他们通常不会仅凭一次观察就做出诊断。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每次排出的大便都是之前摄入的食物经胃肠道代谢后的产物,而不同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受影响的部位、吸收的程度和粪便的最终形态都有很大差异。如果仅仅根据一次大便的形态或颜色就下结论,是很不科学的。 但若是在规定时间(一般3天)内多次检查粪便,发现形状和颜色有逐步加重的趋势,则有可能判断疾病的原因;或是发现平时很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不规律,也要考虑是否是疾病因素或者应激反应导致。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不爱吃东西,精神差等症状,可能是突然换了环境引起的应激反应,这时给狗狗足够的安全感就可以慢慢恢复。 如果在粪便中发现有血,首先要观察出血的部位是肠道还是肛门,以便初步判断可能病因。如果发现粪便中有寄生虫,说明体内存在寄生虫感染,需要及时给药驱虫。
还要仔细观察有无黏液,黏液的颜色由所含细胞的数量不同而有差异,如含有脂肪较多呈油性黏液,多见于胃肠炎症;含有糖类和蛋白质多的黏液,多为浅黄色,见于肠炎;含有粘液素多的黏液,色黄白,稀薄透明,多见于消化紊乱或有胰腺炎症状。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狗狗排泄正常、粪便软硬适中,没有任何异样! 这时主人可以尽情享受与宠物的快乐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