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狂犬病是怎么来的?
狂犬病是因为人的神经系统被狂犬病毒侵入而产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它主要表现在疯狂咬人和极度恐怖的狂躁型精神病,以及不表现神经症状的疾病。而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包括狗,猫等。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狂犬病毒,病毒通过宿虫的接触感染,而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该感染途径在狂犬病的发生中占70%。病猫是狂犬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可以通过伤口,或者是饮食,或是直接暴露于狂犬病毒而感染。病毒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的方式传播。
狂犬病病人的典型临床表现分为三个时期:
、恐水期:主要表现为患儿对水,还有音同别的,有恐怖,听到水,看到水,或者是提到水就会引起患儿的紧张,恐惧,咽喉肌肉痉挛,甚至是窒息。但是,狂犬病毒的唾液刺激诱发了病人的恐怖,病人在接触病兽后,24到48小时之后会出现狂犬病的典型症状。
、兴奋期:主要是在狂犬病的发作期,会出现高度兴奋症状,病人极度紧张,恐惧,恐水,害怕声音,光,感觉或者嗅觉。有的人还会出现幻觉,言谈,行为,好像发狂一样的症状。不过发作时神智还是基本清醒的。病人极度兴奋期时,会出现咽喉肌痉挛,严重的患者还会继发全身衰弱,水肿,恶病质。
、麻痹期:狂犬病的病人出现极度麻痹的症状。其主要表现是全身肌肉萎缩,身体感觉麻痹,丧失运动神经功能反射,瞳孔扩大,甚至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该病的平均病死率是70%,病死率也较高。在发病1~3天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喉痉挛和呼吸衰竭,而发病后7~14天,麻痹综合征和脑炎引起的死亡是最常见的。虽然狂犬病的病死率很高,但仍然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