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对人类有感情吗?

蓬依月蓬依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人有感情的动物不少,像狗、牛,甚至大象、狮子都有。鸟类中,以鹦鹉对主人最有感情,这在很多养鸟的文人笔记里都有记载。如清代薛宝辰《一 Globe 笔谈》记了一件亲历的事:一个商人去南方贩物,买了一只小鹦鹉带回来,把他女儿“引诱”上了瘾。她对这只“金衣公子”衣食格外周到,小鹦鹉居然通灵,从此不再学人说话,只学猫狗的声音,每当姑娘进屋就叫个不停。后来这姑娘远嫁他乡,鹦鹉不吃不喝,不久就死了。类似记载在清代笔记中还有很多。

不过,鸟儿对人的感情还体现在它离开人时的态度上。鹦鹉与八哥这些聪明的鸟,离开人时都郁郁寡欢,连学话的本能也丧失了。清代沈起凤《谐铎》中说:“余尝买一鹦鹉,雌也。日笼于书室中,久之,颇与婢子相狎。一日,为群鹭所攫去,越夕而返,喜甚,鸣亦有情。一月后,渐废其学语,驯且黠如故,终竟不复作人言。余尝讶之。”后来他托友人去“案查”了一番,才知道当初鹦鹉被鹭鸶掠走后,被一山农救了下来。这山农“素有杀机,以笼系之,而养之以肉。鹦鹉知不免,但望笼而啼,绝少人声。不逾旬,其语全变。”可怜的鹦鹉呀,到这时它才知道金笼其实比银笼更为舒服啊!

还有鸟儿在死前向主人殷勤表白的,清李长霞家收藏了一只八哥,有一天在架子上站不住了,但依然强打精神,一边流泪,一边对主人说:“我不吃了!”说完就站住了。主人以为它好了,给它上了点水,它依然不喝。如此者再,死掉了。主人“为之动色良久”,认为这鸟儿是向主人表白它尽了对人的忠诚而死。清代徐炜《癸巳类稿》也有类似记载,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弄了一只八哥,这八哥居然能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徐炜开玩笑说:“此言宜尔自处。”意思是你这只鸟儿太骄傲了,也该说点自知之明的。鸟居然马上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人与鸟皆不可无此二语。”主人夸这鸟“识大体”,继续与它套近乎,鸟却说:“岂特人与鸟不可无此二语,即尔亦不可无此二语。”主人马上脸红了。

鸟儿如此有灵性,所以古代的一些“爱心人士”都主张不把鸟儿养在笼子里。北宋刘攽《中山诗话》引唐诗人戎昱句云:“养得鹰儿傅翅齐,海东新雁避弓飞。寄言罗氏何须杀,不及山人一笑归。”可见唐朝就有了“山鸟协会”的会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