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突然死亡是传染病吗?
死亡率高低主要与感染病原毒力强弱、机体抵抗力、管理条件是否合理及时有关。因为大部分的传染病并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症状治疗缓解和控制病情发展,所以治疗率高低并不能衡量该病的危害性。
根据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口蹄疫、流行热、布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炭疽、布鲁氏杆菌病、流行性传染性脓疱、霉形体、牛恶性卡他热等疾病是我国奶牛场发病率较高且危害逐渐凸显的疾病。因此,不能一概而论的说某某疾病风险有多大,而是要结合当地的疫情特点和自身牧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一、牛场生物安全防控
病原侵入机体后至出现第一症状前为该病的潜伏期,在该阶段,畜群通常无任何症状。例如,炭疽的潜伏期为1~15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潜伏期为4~10d。因此,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做好防控,防止病原扩散。
防控重点为严格遵循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进场前待检、淋浴消毒、烘干和隔离等制度(通常2周),并做好全场定期预防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二、免疫
免疫接种是提高易感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最为重要、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在保证疫苗无质量和储存缺陷的前提下,加强免疫次数,保障母源抗体传递(优质营养和不滥用抗生素,疫苗接种后间隔14d以上方可产仔),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以产生足够的抗体是提高免疫抗体效价的重要措施。
此外,对于一些高危传染病(主要为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疾病,如口蹄疫等),需要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在疫病多发季节加强免疫一次,并及时监测免疫抗体,确保免疫密度和效价符合标准,一旦出现抗体合格率不达标情况,立即进行补免,以保障免疫质量。
三、用药与治疗
病原侵入机体并大量繁殖至致机体出现症状称为该病的病程后期,是病原和机体之间互相斗争导致组织器官损伤最为严重的阶段。因此,需要尽快控制病情,防止死亡。
防控重点为保证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以最大限度降低机体耗能,保障治疗效果。
四、康复
病原体在被机体产生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清除后至恢复健康称为该病的恢复期(康复阶段),是全面恢复并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二度感染和提高耐过率的重要阶段。
因此,需要做好基础疾病的防控,同时根据抗体监测结果做好该病和相关疫病的免疫抗体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