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毛颜色怎么调?
狗的毛发颜色是由毛囊内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所决定的,黑色素包括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两种,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又可分为 E(E)全黑、E( e )棕黑、ee褐色三种基因型。毛囊产生的黑色素还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全色素(eumelanic)黑色毛和偏色素(phaeomelanic)的红褐色毛。全色素毛发中的黑色素颗粒充满整个角质化的毛发内并较密集,有黑、棕黑和褐三种颜色;偏色素毛发中的黑色素较稀疏的分布在毛发的一侧,只有棕红或红褐两种颜色。犬毛色的遗传基因位点有四个,即B,b;D,d; E,e,l, L。各基因位点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为不完全显性,其表现型存在中间型,而且各基因位点之间互相制约。黑色基因B和棕色基因b是位于B位点的两对不完全显性基因。纯合型黑色基因BB或杂合型B b表现黑色,b b则为棕色。淡化基因(又称稀释基因)D和d是位于位点的两对不完全显性基因,决定黑色与棕色的深浅,Dd或DD为正常色,dd(蓝色或银狐色)为浅色。墨色基因E和褐色基因e是位于E位点的两对不完全显基因,决定犬体各部位毛色的差别,Ee和EE为正常墨色,ee为褐色。
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将其它犬种的毛色基因导入某种犬种,而获得该犬种没有的毛色是可能的。例如,将具有L基因导入比格犬,则可能发生长白毛。在牧羊犬中,短毛、黑褐色是该品种固有的(牧羊犬的毛长和毛色分别由两个基因位点决定,二者是自由分离的),若想取得牧羊犬的长白毛,则要在这两个性状上分别进行基因导入。在种群不大的犬种的育种中应用基因导入技术,有可能给犬的毛产生质变,创造出新的品系,丰富犬的遗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