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寿命有那么长?
《淮南子》中记载:鹿“五岁始一副角,五岁一解角,终其身副角不过五,解角不过五,五十岁也。五十岁而七十解,七八为五十六,故曰五十六牙也。”这里所谓的副角是小鹿两角之间的肉块,副角每年生长一次,生长五次以后就每年一次脱角;所谓牙,是指鹿的上门牙,据说,它会一年更换一次,七岁更换一次,七七四十九岁后就不再更换,所以叫作“五十六牙”。
现代生物学已经研究清楚鹿的齿和角的生长规律。鹿类的齿包括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4种,鹿类无上犬齿,雄性的门齿终生不发达。在7、8年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形成齿孔,到12―13年生左右,齿孔逐渐腐蚀整个齿冠,以后随着年龄的加大而蚀落,到18―20年生时,牙齿只剩下无齿冠的牙根。雄性鹿类的角,从2岁开始每年脱换一次。第一年生长的角只有一对角桩而无分枝,第二年有分枝,以后每年分枝数增加。由于角是向上生长的,分枝在下,角桩在上,年龄越大,分枝越多,角基和角桩也越长、越粗,所以根据角枝和角基、角桩的大小关系可以判断大龄鹿的年龄。
根据对鹿类的角和齿的调查研究,人们找到了鹿的年龄与角分枝关系以及齿的变化关系。在一定的年份内,随着年龄的增加,分枝数增加,分枝愈变愈长,角桩也愈变愈粗。